2014年3月13日星期四

外勞仲介-看護精神病患亟需專業義工


  連日來,省城連續發生數起疑似外籍廠工精神疾病患者傷人、自傷事件。專家認爲,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在社區建立一個完善的精神病人社區看護系統,並培訓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義工。

  日前,省城一位80多歲的母親給本報打來電話,說自己52歲的兒子精神狀況不好,年邁的她無力看護,生怕哪天又惹出什麽事來。她說,“孩子經常鬧情緒不願吃藥,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一天不吃飯也不說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面對同樣的問題,市民王先生選擇了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關在屋子裏。“白天我要上班,沒有辦法看護她。不鎖在家裏,要是走失了或者犯病傷人怎麽辦?”

  現實中,一方面是鼓勵精神病人回歸社會,另一方面是意外傷害事件時有發生。對此,病人家屬普遍選擇“甯傷病人自己,也不傷外人”。

  濟南一家精神類醫療機構的告訴,一些家屬因擔心病人傷害他人外勞仲介,又無法盡到看護責任,索性將病人鎖在屋內,只供給一日三餐。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更有一些病人長期被鐵鏈子拴住或關進鐵籠子。

  “很多病人家屬覺得病人出了院就好了,不再繼續吃藥,其實是錯誤的。”濟南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洪濤提醒,“病人出院後,應該隨著精神狀態的改善,繼續和專業的心理醫生保持溝通,對外籍幫傭病情實行"軟著陸"。”

  長盛北區社區居委會主任耿學寶則提到,目前他們小區的幾名精神疾病患者都已經被登記在冊,居委會有病曆等資料,還會定期對這些患者的家庭進行家訪。但由于缺少具有專業知識的義工,實際工作的開展很受困擾。

  來自衛生部門的信息也顯示,目前,省城的社區中外籍看護除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並沒有配備康複機構和社區心理室。

  耿學寶認爲,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在社區建立一個完善的精神病人社區看護系統,並培訓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義工,定期登門爲精神疾病患者的康複服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