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體脂計-巧用血壓計 能防腦卒中

體脂計-巧用血壓計 能防腦卒中
  70多歲的徐女士因陣發性頭暈日立家電眼花,前往北京某就診,使用活血化瘀藥物靜脈輸液治療1個月未見好轉,且頭暈症狀加重。徐女士慕名來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找到吉訓明教授。吉教授建議她做TCD(經顱多普勒超聲)、頸動脈超聲、血液化驗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徐女士患的是左側腦動脈重度狹窄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重度腦動脈狹窄治療的關鍵在于使用抗血小板和降脂藥物。但徐女士患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抗血小板及降脂兩種藥物均對肝硬化患者不利(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後者可致肝損傷)。因此,吉訓明教授提出了肝硬化合並重度腦動脈狹窄患者的治療新方法,即采取藥物(葉酸、維生素B6),並加用遠程缺血預適應治療(使用水銀血壓計治療)。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困擾徐女士1年多的頭暈眼花等症狀竟奇迹般消失了。

  遠程缺血預適應能防腦缺血

  體脂計家用的水銀血壓計也能防治腦卒中?真有那麽神奇嗎?經吉訓明教授介紹,使用水銀血壓計防治腦卒中的使用原理叫做遠程缺血預適應。

  遠程缺血預適應是指機體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暫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後,通過誘導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髒器(如心、腦、肝、腎),對隨後發生的嚴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産生保護作用。打個比方,如果您平常需要吃兩碗飯才能吃飽,經過此項訓練,使身體逐漸適應吃一碗飯就感覺不餓了。即使迫不得已餓上幾天,也會比其他人更能耐受饑餓。

  遠程缺血預適應療法不但在嚴重缺血前有效,而且在發生嚴重缺血時,以及嚴重缺血發生之後,同樣能産生減輕損傷、改善預後的效果。該療法可控制或減少腦缺血事件的發生(如頭暈、肢體麻木、偏癱等),改善缺血區腦組織的血流量,使血流量滿足代謝的需要,有助于改善症狀。也就是說,患者平時采用該方法治療,可有效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即便仍有腦卒中發作,也可比別人耐受缺血缺氧的時間更長,且梗死面積更小,可爲進一步幹預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使用血壓計 每天做兩次

  這種治療方法爲內源性治療,即調動機體的自身防禦和修複機能,達到腦缺血的預防和治療的目的。此法無需住院、無手術風險、效果穩定、無衰減、無需終身治療,對于中小血管病變的治療具有獨特效果。有三高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有高危因素的中年以上人群、不願意或不能耐受手術治療以及煙霧病、青年卒中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腦血管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均適合此種治療。

  患者取平臥位或半坐位,雙上肢與心髒處于同一水平面,將水銀血壓計袖帶纏繞于一側上臂中上段,氣囊加壓至180~220mmHg,維持5分鍾,隨後釋放氣囊壓力休息5分鍾爲一輪。每次連續重複5輪,共50分鍾,每天做兩次。建議上午、下午各1次,雙側上肢交替進行,6個月爲一個療程。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防治除了遠程缺血預適應訓練外,還必須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戒除煙酒,改變飲食習慣和加強鍛煉。遠程缺血預適應訓練療效好、方法簡單、無風險,受到患者的好評。

  目前,宣武已應用這一技術治療腦缺血患者1000余名。通過4年的隨訪,患者來院複診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頻率和程度較前有所好轉,腦血流、腦代謝改善率達95。2%。遠程缺血預適應訓練效果良好,是一種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團隊近期已在國際知名腦血管病雜志《neurology》上發表相關文章,廣受國內外關注。其産生的研究成果將推動我國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造福全國乃至亞洲地區的腦血管病患者。因此,巧用血壓計,可有效防治腦卒中。
博主好站推薦: 工程塑膠絕緣材料鐵氟龍 PTFE 買花要到中壢花店 林口花店也不錯 南崁花店還可以 金莎花束很漂亮學習就用進口紙 畫畫常用美術紙 專業機械買賣 焊條就找PPP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