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推免看護服務 子女盡孝心理成障礙

推免看護服務 子女盡孝心理成障礙
“在這裡每天都有醫生、護士進行持續治療,還有護士做生活護理,三餐送到床前,洗臉刷牙剪指甲都有護士做。我和弟弟一家也沒耽誤工作,感覺還不錯。”張女士的母親曾經有兩次腦梗塞,每年到了冬天就要住院,今年不同,他們住進了無看護的老年病醫院,不過,人力仲介送老人來到這裡,他們也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
老年病對醫療資源佔用嚴重?
近日,經過批准後,我市首家老年病醫院在西環依托著晚晴山莊老年公寓悄然開張,但是目前入住的病人並不多,對於該醫院,院長郭子良認為,他們是專業醫院的一個新品種,“是對子女的解放,是對醫療資源的一次釋放。”
老年病多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病,或者是重病急症之後的持續康復治療,郭子良說,“其實老年病往往是複合型,比如有糖尿病,也有高血壓,可能還有風濕,住在醫院只能選擇某一個科室,治療也就是每天常規的測量血壓和輸液。但是他們往往長期住院,一些醫院人滿為患,看病難問題就出來了,外勞甚至有的重症患者急症患者沒有床位。”
對於此類現象,記者也注意到,在某醫院的內科病區分兩塊,其中一塊為長期病號,記者在探訪時發現,有的病人在這裡住長達8個月,而事實上他們並不需要特殊治療,這個長期住院的病號說,“住在這里安心,反正能報銷。”
到醫院看護,是在比孝順?
“每年冬天,我媽就會不舒服,一住院我和弟弟兩家得輪流在醫院陪著,起碼這一個月,看護我就不能正常工作。”張女士說,雖然自己和弟弟都沒有怨言,但是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不言而喻。
“每年在我媽住的病房裡,都是同樣的老年人病號,每次進病房都很擠,家屬都站不下。”張女士說,在病房裡,就是比誰家孩子孝順的地方。 “其實來了效果不大,只是起到心理作用。”
鄭大二附院一位護士坦言,“老年人生病之後牽動全家,病房里大人、小孩熙熙攘攘一屋子,亂糟糟的。”不過護士也承認,很多老人對醫療服務的需要遠不及對家人親情的需求,“其實他們的病不危急不嚴重,在醫院就是每天輸液量血壓,重要的是心理平穩。”
不守在床前就不算盡孝?
“我們醫院是無看護的醫院,就是說家屬不用看護,全部由護士來做,當然收取一定的護理費。”郭子良說,看護工雖然他們的老年病醫院開業了,主要做老年病的延續治療和生活看護,但是卻還沒得到一些家庭的認可。 “主要是心理上還沒扭轉過來,認為老人住院,兒女不在身旁伺候著,就是不孝順。”
對於當前老齡化進程加快,迫切需要有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一養老院的負責人曹女士說:“現在的養老院不具備醫療資格,只能照顧老人生活起居,如果老人生病,就只能去醫院。我們這裡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老人病了,孩子們跟著兩邊跑,如果有老年病醫院,價格不高,人力仲介既能照顧生活起居,又有專業醫療服務,當然是最好不過了,這也是當前的一種迫切需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