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星期一

電磁閥結構原理



  電磁閥由閥體、閥罩、電磁組件、彈簧及密封結構等氣動閥部件組成,動鐵芯底部的密封塊借助彈簧的壓力將閥體進氣口關閉。通電後,電磁鐵吸合,動鐵芯上部帶彈簧的密封塊把排氣口關閉,氣流從進氣口進入膜頭,起到控制作用。當失電時,電磁力球閥消失,動鐵芯在彈簧力作用下離開固定鐵芯,向下移動,將排氣口打開,堵住進氣口,膜頭氣流經排氣口排出,膜片恢復原來位置。在我們的制氧設備中,在透平膨脹電動閥機進口薄膜調節閥的緊急切斷等處有應用。

  當有電流通過線圈時,產生勵磁作用,固定鐵芯吸合動鐵芯,動鐵芯帶動滑閥芯並壓縮彈簧,改變了滑閥芯的位置,從而改變了流體的方向。當線圈失電時,依靠彈簧的彈力推動滑閥芯,頂回動鐵芯,使流體按原來的方向流動。在我們制氧生產中,分子篩切換系統強制閥的開關就是通過二位四通電磁閥來控制的,氣流分別供至強制閥的活塞兩端。從而來控制強制閥的啟閉。

電動閥與電磁閥的區別:



  電磁閥是電磁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力吸引克服彈簧的壓力帶動閥芯動作,就一電磁線圈,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只能實現開關;

  電動閥是通過電動機驅動閥杆,帶動閥芯動作,電動閥又分(關斷閥)和電磁閥調節閥。關斷閥是兩位式的工作即全開和全關,調節閥是在上面安裝電動閥門定位器,通過閉環調節來使閥門動態的穩定在一個位置上。

  、電動閥與電磁閥的用途區別:

  電磁閥:用於液體和氣體管路的開關控制,球閥是兩位DO控制。一般用於小型管道的控制。

  電動閥:用於液體、氣體和風系統管道介質流量的模擬量調節,是AI控制。在大型閥門和風系統的控制中也可以用電動閥做兩位開關控制。

  電磁閥:只能用作開關量,是DO控制,只能用於小管道控制,常見於DN50及以下管道。

  電動閥:可以有AI反饋信號,可以由DO或AO控制,比較見於大管道和風閥等。

  二、電動閥氣動閥與電磁閥的開關形式區別:

  電磁閥通過線圈驅動,只能開或關,開關時動作時間短。

  電動閥的驅動一般是用電機,開或關動作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模擬量的,可以做調節。

  三、電動閥與電磁閥的工作性質區別:

  電磁閥一般流通系數很小,而且工作壓力差很小。比如一般25口徑的電磁閥流通系數比15口徑的電動球閥小很多。電磁閥的驅動是通過電磁線圈,比較容易被電壓衝擊損壞。相當於開關的作用,就是開和關2個作用。

電磁閥選型指南



  一、電磁閥概述

  追朔電磁閥的發展史,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電磁閥從原理上分為三大類(即:直動式、分步直動式、先導式),而從閥瓣結構和材料上的不同與原理上的區別又分為六個分支小類(直動膜片結構、分步膜片結構、先導式膜片結構、直動活塞結構、分步活塞結構、先導活塞結構) 。

  1、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線圈產生電磁力把關閉件從閥座上提起,閥門打開;斷電時,電磁力消失,彈簧力把關閉件壓在閥座上,閥門關閉。

  特點:在真空、負壓、零壓時能正常工作,但一般通徑不超過25mm。

  2、分球閥步直動式電磁閥

  原理:它是一種直動和先導式相結合的原理,當入口與出口壓差≦0、05Mpa,通電時,電磁力直接把先導小閥和主閥關閉件依次向上提起,閥門打開。

  當入口與出口壓差>0、05Mpa,通電時,電磁力先打開先導小閥,主閥下腔壓力上升,上腔壓力下降,從而利用壓差把主閥向上推開氣動閥;斷電時,先導閥和主閥利用彈簧力或介質壓力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使閥門關閉。

  特點:在零壓差或真空、高壓時亦能可靠工作,但功率較大,要求豎直安裝。

  3、先導式電磁閥

  原理:通電時,電磁力把先導孔打開,上腔室壓力迅速下降,在關閉件周圍形成上低下高的壓差,推動關閉件向上移動,閥門打電動閥開;斷電時,彈簧力把先導孔關閉,入口壓力通過旁通孔迅速進入上腔室在關閥件周圍形成下低上高的壓差,推動關閉件向下移動,關閉閥門。

  特點:流體壓力範圍上限很高,但必須滿足流體壓差條件

造成電蒸汽鍋爐能耗高的原因


  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測試工作,在統一認識熱水鍋爐方面已大有進展,使設計與實際鍋爐日趨接近。現行電蒸汽鍋爐供暖的運行管理,主要分房建部門專業化管理和單位自管兩大類,總的來講管理水平都較低。專業化管理情況好一些,單位自管者少數水平較高,大多數基本處於“高能耗、低效益”的狀況之下。此外,普遍蒸氣鍋爐存在重視供暖的社會效益,而節能意識較弱,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很少,長期停留在粗放型的經驗管理,未能提高到精細化的科學管理水平。

  長期以來,在制定規劃時,對電蒸汽鍋爐供暖,新建及聯片的全面規劃問題認識不足,住宅建設“見縫插針”,沿線分散小熱水鍋爐房就成了供暖的“權宜之計”,形成電蒸汽鍋爐房規模小、電蒸汽鍋爐容量小就是造成能耗大的先天性缺陷,而這“兩小”事實的形成,確實是與缺乏統一規劃密切相關,而聯片改造因無規劃也很難避免盲目。

  在以往相當一段時間內,在供暖設計由於種種偏重安全的考慮,使設計熱負荷的計算結果一般比實際需要值大很多,因而散熱器多、電蒸汽鍋爐多、水泵大、管徑大、先天地形成“大馬拉小車”的局面,低負荷、大流量運行現像十分普遍。這是由於設計人員對供暖運行管理不善、司爐工技術水平低等影響供暖的因素了解不夠,擔心暖氣不熱,不敢貿然將熱負荷減下來,造成設備依然過大,形成惡性循環。

生物質蒸汽鍋爐循環泵的故障問題



  生物質蒸汽鍋爐循環泵壓不變,電流升高而流量下降,則是熱傳導蒸氣鍋爐液變質,粘度增加,應及時更換或再生。如因新加熱傳導液含水或分解的氣體在系統內鍋爐未排除,則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排出氣體;過濾器前後壓差增加,泵入口壓力下降時,可能是濾網阻塞,應開通旁路,將過濾器拆卸清洗;當循環泵的電流比正常值低,說明循環泵效率下降,流量下降,可能是供熱管線積垢堵塞,應予清洗。

  生物質蒸汽鍋爐出口溫度低,供熱量不足,而排煙溫度超過300℃,則主要是積灰問題,應及時吹灰。如排煙溫度低,則主要是燃燒問題,主要是引風不足。生物質蒸汽鍋爐雖然正壓,但鼓風量開不大,爐膛溫度低,燃燒強度不夠。熱水鍋爐應著重檢查爐後部出渣機水封、除塵器出灰口等處是否封閉好,有無冷風大量漏入;生物質蒸汽鍋爐循環泵電流減小,出口泵壓回零,說明泵空轉不供油。可能是油汽化,查明汽化原因采取措施;如過濾器堵塞使循環泵抽空應立即開旁通清洗過濾器;如因新增加熱傳導液含水或水分解的氣體在系統內未排除,則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排氣。

生物質鍋爐的加熱溫度


  生物質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其表面負荷低,向外輸出具有額定工質的一種熱能機械設備,蒸氣鍋爐向生物質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燃燒紊亂,對其工作溫度的基本要求,生物質鍋爐完全燃燒的條件爐內良好燃燒的標志就是在爐內不結渣的前提下,熱水鍋爐燃料油經燃燒器噴入爐膛後呈霧狀油滴。

  生物質鍋爐用熱設備中被加熱物料的需求溫度抉擇了生物質鍋爐的使命溫度,導熱油的溫度要比被加熱物料的溫度高,其溫差越大所需的加熱面積越小,溫差大必定使導熱油溫度高,而某些化工物料在低溫下易裂解、焦化,因而選用溫差巨細應根據詳盡狀況必定,以免使導熱油逾越運用溫度或損壞被加熱物料。爲防止超溫結焦,導熱油在爐管內的流速不宜太低,但流速太高會增加活動阻力,多耗費循環泵壓頭及功率。導熱油爐排煙溫度較高,普通在300-400℃。尾部應加空氣預熱器或節能熱水器等輔佐受熱面,下降排煙溫度,以前進熱效率,糜費動力耗費。